人称“黄金有价玉无价”。这是因为玉器作品的艺术性是难以估价的。
当我们看到一件玉器作品时,首先要知道是用什么原料制作的:或翡翠、白玉,或玛瑙、水晶,或珊瑚、青金……不同的玉料,产地不同,质泄不同,价格不同,雕琢手法也不相同。“俏色”,几乎是玉器的专用词,即便是低档次玉料,如果有“色”,而且用得“俏”,也会身价倍增,高档次的俏色产品,其价格更是不可估量了。
同一种玉料,又分许分细目。如玛瑙,有生熟之分。熟玛瑙即烧红玛瑙,色彩绚丽;生玛瑙中有蛋青玛瑙、紫玛瑙、杂草玛瑙等多种。近年研究出的染色玛瑙,结束了玉料不能着色的历史,但多是小块,只用于首饰行业。
最难得、难琢的是玛瑙水胆,先要将水胆部位安排适当,既要把胆壁琢磨得很薄,充分显出里面的水,又要注意不可把胆壁磨破,漏掉了胆水。自第一次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《水帘洞》和《群山巨瀑》这两件水胆作品之后,陆续又有一些问世,这些作品都十分可贵。
其次是看作品的门类:是炉、瓶、熏,是花卉虫鸟,还是人物、动物。是创新的还是仿古的……不同类型有不同的质量标准。一般来说,工艺比较简单的是楼枝鸟、持花仕女、走兽、盆景;比较复杂的是花卉瓶、人物件活,最难的是垒、爵、单、炉、瓶、薰等传统造型的玉器,需要慎重选料、开料、出坯、掏膛,然后做兽头,做浮雕图案。如果是带链子的瓶,带提梁的卤,则需先将链子、提梁做出来,工艺的难度就更大了。
三是看选题、构思和表现手法好不好。玉器题材多为吉祥图案,或是故事、典故;近代也出现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好作品。总之,所取的题材与作者的构思是相辅相成的,而最终要以琢制技巧来表达。绝大部分玉器作品是量料取材、依材施艺的。一般先要对玉料挖脏去绺挖脏去绺,然后进行构思,设计者要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、行业知识,找出一个适合的题目,在玉料上先画后做,也有边画边做的。在一件产品制作过程中,往往根据情况变化,需要多次修改方案。如60年代一件著名的《珊瑚六臂佛镇蛟龙》,在制作过程中,链子做不下去了,艺人煞费苦心想出个办法,把链子改成一个“马舌子”(另一种连接形式)才解决了问题。这个改路子的设计和做法,挽救了一件艺术珍品,至今传为佳话。
又如《松石王子服初遇婴宁》这件作品,制作中友现一条黑纹正处在婴宁的面部,艺人大胆地让婴宁的头向右转了90度,手握一把打开的纸扇遮面。这一设计的变动,不仅消除了脸部被黑纹破像的缺欠,而且更显出两个人似乎是突然相遇的情景。王子服的倾倒与急切,婴宁避之不及的惊诧,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充分。那个较大的回转动作也很适合婴宁的活泼性格,而原来处于脑部的那一道黑纹,现在却成了扇面上一朵花的枝子,使得这件作品较原设计更为生动、精彩。
四看作工。琢玉工具基本上是圆形的,以铡铊、轧铊、勾铊为主。另有弯子、管子、丝子、锃子等等。现在多以牙医使用的铊皮钻代替长而直的杆轴,这样研磨琢制起示较前虽然灵活多了,但总还不如使用平直的刀、铲好,因此要把玉器琢得线条流畅,弯转圆润,小地方利落,那是不容易的。此外,造型比例是否适当,动作是否自然,也特别重要。
素活、平面、兽头、环子、链子的做工也都是很讲究的,各有不同的要求。
最后,还要看“光亮”效果。很好的作品,如果抛光技艺不佳,对观赏效果很有影啊。配座也要与作品呼应。